颐名府

立夏 ▏小荷才露尖尖角
来源: | 作者:青乙 | 发布时间: 2965天前 | 273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鬥指東南,維為立夏,萬物至此皆長大,故名立夏也。

丁酉年四月初十,立夏。

鬥指東南,維為立夏,萬物至此皆長大,故名立夏也。

立夏乃夏季的第一個節氣,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。

立夏時節,萬物繁茂。

忽有微涼何處雨,荷塘小景一如故。



立夏三侯 

一候螻蟈鳴。螻蟈開始聒噪著夏日的來臨。

二候蚯蚓出。蚯蚓忙碌著幫農民們翻松泥土。

三候王瓜生。鄉間田埂的野菜都彼此爭相出土,日日攀長。

藤蔓遍野,荼蘼花架。松窗竹戶,素壁光影。山水光中,無事一夏。


——白牆青瓦,聽雨簷下。


——沽酒煮茶,浮生得暇。


——蛙聲聽取,濃蔭睡罢。




立夏民俗 



在立夏的這一天,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,舉行迎夏儀式。

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,配朱色玉佩,連馬匹、車旗都要朱紅色的,以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和美好的願望。宮廷裏“立夏日啟冰,賜文武大臣”。
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,由皇帝賜給百官。




立夏吃罷中飯還有秤人的習俗。人們在村口或臺門裏掛起一杆大木秤,秤鉤懸一根凳子,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。司秤人一面打秤花,一面講著吉利話。

秤老人要說“秤花八十七,活到九十一”。

秤姑娘說“一百零五斤,員外人家找上門。勿肯勿肯偏勿肯,狀元公子有緣分。”

秤小孩則說“秤花一打二十三,小官人長大會出山。七品縣官勿犯難,三公九卿也好攀”。





立夏吃蛋的習俗由來已久。

俗話說:“立夏吃了蛋,熱天不疰夏。”

相傳從立夏這一天起,天氣晴暖並漸漸炎熱起來,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,食欲減退逐漸消瘦,稱之為“疰夏”。

女媧娘娘告訴百姓,每年立夏之日,小孩子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,可避免疰夏。

因此,立夏節吃蛋的習俗一直延續著。




立夏中午,家家戶戶煮好囫圇蛋(即水煮蛋,不能破損),用冷水浸上數分鐘之後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,掛於孩子頸上。

孩子們便三五成群,進行鬥蛋遊戲。





無錫民間歷來有“立夏嘗三鮮”的習俗。

三鮮分地三鮮、樹三鮮、水三鮮。地三鮮即蠶豆、莧菜、黃瓜(或元麥、蒜苗);樹三鮮即櫻桃、枇杷、杏子(或梅子;水三鮮即海螄、河豚、鰣魚(或鯧魚、黃魚、銀魚)。



節氣詩詞 
《山亭夏日》
唐•高駢
綠樹陰濃夏日長,樓臺倒影入池塘。
水晶簾動微風起,滿架薔薇一院香。




《小池》
宋•楊萬裏
泉眼無聲惜細流,樹陰照水愛晴柔。
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頭。




《夏日田園雜興·其七》
宋•範成大
晝出耘田夜績麻,村莊兒女各當家。
童孫未解供耕織,也傍桑陰學種瓜。




《客中初夏》
宋•司馬光
四月清和雨乍晴,南山當戶轉分明。
更無柳絮因風起,惟有葵花向日傾。




《題海棠美人》
明•唐寅
褪盡東風滿面妝,可憐蝶粉與蜂狂。
自今意思誰能說,一片春心付海棠。
 
 




文  ▏青乙
圖  ▏網絡
版  ▏青乙





私人訂製
敬請預約




QYmf407
18115385933
南禪寺紫金廣場精英匯200號407室

咨询热线

18115385933